
新華社香港4月28日電 題:香港:導盲犬服務幫助視障人士融入社會
新華社記者洪雪華
4月27日是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定義的“導盲犬日”。記者來到香港中環(huán)摩天輪下的小廣場,數(shù)十只導盲犬及幼犬翻身躺下,露出肚皮,有些還不時縱身躍起,與前來的香港市民親密接觸。
據(jù)香港特區(qū)政府統(tǒng)計處2015年公布的“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”報告書顯示,香港目前有17.5萬人有視覺困難(視障),占總?cè)丝诘?.4%。而目前全港工作中的導盲犬不到30只,大量視障人士未能使用導盲犬服務。
64歲的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主席張偉民是位愛狗人士,并擁有導盲犬訓練員和導盲犬導師的資格?!皩と梢砸I視障人士避開路上的障礙物,還可以慰藉心靈,幫助他們積極融入社會?!?/p>
一只導盲犬的成功“上崗”需要經(jīng)歷三個階段:從出生第四十五天起,它開始到寄養(yǎng)家庭生活;一年后,幼犬離開寄養(yǎng)家庭,接受導盲犬訓練員的訓練;經(jīng)過6個月至9個月的訓練后,導盲犬畢業(yè)“上崗”,找到相匹配的視障人士為其服務。
為了讓導盲犬專心為視障人士服務,1歲以后,它們要經(jīng)歷一次痛苦的絕育手術(shù)?!熬瓦B排泄這樣的事情,導盲犬也必須在規(guī)定的時候進行。如果視障人士在工作,導盲犬就得憋住等待?!毕愀蹖と罩行挠柧殕T彭愷婷說。
離開寄養(yǎng)家庭后,幼犬將接受導盲犬訓練員6至9個月的訓練?!八鼈円獙W會避開障礙物及尋找目標物體,也有不少幼犬訓練失敗,回流到普通家庭生活?!迸韾疰谜f。
當導盲犬幼犬離開第二位主人后,它需要尋找第三位主人?!安皇撬械囊曊先耸慷歼m合使用導盲犬,我們會選擇喜歡導盲犬且方向感強的視障人士。”彭愷婷說。
2012年,張偉民成立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,成為香港主要的導盲犬服務機構(gòu)。中心成立初期僅有兩只幼犬,如今已有62只導盲犬及幼犬,其中有13只導盲犬為視障人士服務。
從2012年起,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舉辦了超過600場導盲犬籌款及宣傳活動。因致力于導盲犬服務本土化及普及化,張偉民曾獲得香港慈善機構(gòu)義務工作發(fā)展局頒發(fā)的杰出義工獎。
復雜的室外環(huán)境是視障人士生活中的難題。沒有導盲犬的幫助,視障人士僅依賴一根細長的白手杖(視障人士行動輔具),憑直覺摸索前行。不少視障人士選擇留在家中,與外界少有接觸。
每天下班,先天視障的黃子倩需花近45分鐘搭乘巴士或地鐵,才能回到位于九龍的家?!岸嗵澚薡oyo,我不會再磕磕絆絆地走路了。”
3年前,經(jīng)過近1年的專業(yè)培訓,導盲犬Yoyo終于“上崗”了。黃子倩是它的第三位主人。
“前些年,有些店員不允許我?guī)е鴮とM店用餐,我們被拒絕了好幾次?!秉S子倩說。
但這種情況如今已經(jīng)改變。據(jù)介紹,香港有法律保障視障人士與導盲犬自由進出公眾場所,包括酒店、銀行服務設施、教育設施、娛樂設施、康樂設施、交通運輸設施等。當使用者遇到被拒絕入內(nèi)的情況,可以向特區(qū)政府相關(guān)部門投訴。
“成功訓練一只導盲犬大概需要25萬元港幣,而租金、水電費、人工費也需數(shù)萬元港幣?!睆垈ッ裾f,“希望香港特區(qū)政府能多發(fā)展導盲犬服務,讓導盲犬服務扎根香港,為更多視障人士提供服務?!?/p>
為了解決導盲犬供不應求的問題,2015年,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成功培育出香港第一胎本土導盲犬幼犬,至2017年已繁殖了5只幼犬。
隨著多家導盲犬服務機構(gòu)對導盲犬服務的推進,香港社會對導盲犬的認知和接納也有所改善。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現(xiàn)有登記義工約700人,義務照顧導盲犬幼犬的寄養(yǎng)家庭有20多個。
張偉民說,一只導盲犬的服務壽命為8至10年。兩年后,6歲的導盲犬Yoyo將面臨“退休”。“如果我的家人愿意收養(yǎng)它,我希望Yoyo可以一直陪伴我?!秉S子倩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