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連日的高溫少雨讓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成為此次旱情較嚴重的地區(qū),當地一邊送水,一邊找水。
該縣大路鄉(xiāng)山口村地處丘陵地帶,有636戶2800人,周邊沒有水源,村民一直吃的是蓄水池凈化的山泉水,每天定時定量取水。
半個月來,縣里和鄉(xiāng)里每隔一天會組織灑水車來送水,但“遠水”,只夠解決基本生活。
“種了這么多年的地,頭一次遇上這么干旱的天,已經幾乎要絕產了?!?村民唐細清說。
村黨支部和大伙兒合計,光靠送和省,不是長久之計,必須打一口村里自己的深井!
于是,一場“打井行動”開始了。村里先拿出一筆費用,找來了勘探隊、打井隊,錢不夠,鄉(xiāng)里再出。
當地特殊的地質條件卻給打井工作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。
“主要是怕遇到溶洞,定井的難度也比較大,成井工藝相對其他巖層難度都要高。”湖北漢道鉆井公司工作人員仲團圓介紹道。
8月16日,打井找水勘探組聯合有經驗的村民選定了打井點。隨著打井隊的進入,打井機的轟鳴聲也引來了不少焦急等待的村民?!拔覀兗依锒伎鞗]水吃了,趕快過來看看多久能打出水來?!贝迕裢跗G霞一天來打井現場看了不下三遍。
兩天的時間過去,打井的深度已經有七八十米,泥土才開始濕潤起來,而在其他地方一般只需要三四十米就能出水。這樣的情形讓村書記嚴國兵的心里沒了底:“我們這里找水源很困難,非得找著那好斷層,才能打出水來。”
打井點冒出了地下水。
耗時三晝夜之后,8月18日下午1點,打井點終于冒出了讓村民期待已久的地下水。在井深261米處,找到了水眼。師傅們開始安裝水泵,還需要先把渾水抽出來,才能出清水。
略顯渾濁的地下水流在了旱地里,卻也淌進了村民盼望已久的心坎里。
村民們高興地圍在水井旁。
“原來預測是每天出水150噸,現在打出來之后已經出了超過200噸水,水量是足夠的。” 嚴國兵高興地說。
“有了這眼井,再也不用看老天爺的臉種地了,就得多謝這些好干部?!笨粗魈食龅木?,村里的老人圍著嚴國兵說著感謝的話。
打井只是抗旱保收的第一步,想要讓村民的希望不落空,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嚴國兵介紹:“這個井打完之后,我們馬上要將水送到專業(yè)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,檢測合格后,井水就可以飲用了。(圖/文 唐成 王賢波)